2025-08-04 08:40:41
来源:烟台散文
题字:峻青
《烟台散文微刊》2025 第 49期
(总第 919 期)
主办:烟台市散文学会
协办:烟台市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
名誉主编:綦国瑞
主 编:邓兆安
执行主编:崔景友
本期执编:乔 双 王兆娟
红色记忆焕发新生机
——观现代京剧《党员登记表》有感
◎姜景阳
6月27日晚,烟台大剧院,一束追光穿透历史,照亮了胶东半岛这片被战火淬炼过的热土。现代京剧《党员登记表》,把那段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又一次展现在观众眼前。这部根据峻青同名小说改编的新时代京剧,在舞台上勾勒出抗日战争时期海莱山区人民为守护党的机密前仆后继的壮丽篇章。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让观众享受京剧艺术绵延200多年的视听盛宴,在京剧艺术的海洋中领略信仰的力量与英雄的壮美。
人性光辉中的信仰追求
《党员登记表》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观众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剧中,宋惠珍与黄淑英母女二人,在危急关头,毅然决然地挑起重担,将生死置之度外,最终将密件安全送达南山庵。吴雪靖饰演的宋惠珍,作为贯穿全剧的主角,以其深沉而富有层次的表演,将人物的勇敢、智慧、善良、隐忍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个历经丧女之痛却始终挺直脊梁的农村妇女,用老旦行当特有的苍劲嗓音唱出“野山花”咏叹调时,观众分明看见千万个中国母亲在战火中绽放的坚韧。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引领观众感受那份沉甸甸的革命力量。
母女诀别时,闺门旦婉转畅快的唱腔与老旦韵味厚重的念白交织,将母女情深升华为对党的赤诚,让观众在悲恸中触摸到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度。第一幕“雪夜托表”,不仅展现了她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更彰显了女性在革命斗争中的坚韧与伟大。那句“一枝野山花,独立百丈崖。风霜摧不垮,天地是我家”的唱词,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每一名观众的心田,让人感受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然而,剧中并非只有光明与正义。贺青春饰演的黄有才,作为反面人物出现,为全剧增添了复杂的色彩。他,曾是一个激昂奋发的青年,却在信仰的考验面前动摇了立场,最终背叛了组织。从抗日积极分子到叛徒的堕落轨迹,揭示了信仰缺失的危害。他的那句“我保您一辈子富贵荣华”,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背叛,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亵渎。黄有才形象,是立体丰满的“圆形人物”,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理想信念的力量——能让羸弱者坚强,亦能使强者堕落。
传统程式中的现代交响
舞台上,老旦、闺门旦、铜锤花脸、老生等京剧行当各展风采,本色当行,共同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编剧朱永山与作曲家朱绍玉的创造性突破,让京剧唱词与音乐焕发出时代生机。在第三幕“血染山花”中,西皮流水与交响乐的对话,将传统唱腔的叙事功能推向新高度。当宋惠珍唱到“山花红似火,那是女儿血染成”时,京胡的苍凉与弦乐的悲怆交织,把母爱与革命情怀熔铸成震撼心灵的艺术冲击波。
宋惠珍
舞台美术的现代性转化同样令人赞叹。雪花飞散、红缎垂落、可移动的“之”字形路线设计,既保留了传统的写意美学,又通过多媒体投影营造出逼真的生活场景。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在《党员登记表》中得到了浓墨重彩地展示。
从剧本几易其稿的反复打磨,到武打动作的百遍排练;从邀请海阳大秧歌传承人指导,到赴京邀请戏曲名家示范,每个细节都彰显着“工匠精神”。这种对艺术品质的极致追求,让《党员登记表》成为新时代京剧创新的标杆之作。
血色秧歌里的家国情怀
第二幕“秧歌藏表”中,海阳大秧歌的融入堪称神来之笔。“乐大夫”走在秧歌队的最前面,扮相威严、举止稳健。当演员们扭起“花鼓”“小嫚”等传统套路时,观众看到的不仅是国家级非遗的活态呈现,更感受到胶东人民“宁死不当亡国奴”的铁骨铮铮。这种将地域文化符号转化为革命叙事载体的艺术创新,让京剧的写意美学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水乳交融,创造出独具胶东韵味的戏曲美学范式。
舞台上的秧歌队,踩着铿锵的鼓点,绸扇翻飞,舒展飘逸。当高战生为掩护宋惠珍母女壮烈牺牲时,那支有象征意味的“甩子”,瞬间化作刺破黑暗的利刃。这个充满胶东地域特色的艺术意象,将民间艺术与革命精神熔铸成永恒的地域图腾。编导以极具张力的戏剧冲突,让传统秧歌从节庆狂欢升华为民族觉醒的号角——当乡亲们用秧歌队作掩护传递党员登记表时,每一次腾跃都是对侵略者的宣战。
当演员们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谢幕时,观众席上闪烁的泪光与舞台上的党旗交相辉映。这部根据峻青同名小说改编的京剧,让胶东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焕发新的生机。
注: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张秀秀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